智能制造作为“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智能制造的目标是实现整个制造业价值链的智能化,涵盖研发、工艺规划、生产制造、采购、仓储、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融合了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和5G通信技术等,并开始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强调柔性、集成、协同、高效、精益、绿色,以人为本。推进智能制造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需要充分结合行业特质、产品和工艺特点,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态系统。东尚基于多年汽车行业信息化建设经验打造的i3 Plus 智能制造平台,着力于智能制造架构整体规划、智能制造规划方案落地及实施。
智能制造的共性问题:
· 缺乏整体规划,片面追求自动化和“机器换人”;
· 基础管理水平薄弱,亟需大量的“管理补课”;
· 信息化尚未与业务融合,存在大量信息孤岛;
· 数字化是智能制造的必由之路,但数据质量却很差;
· 自动化设备占比较少,如加工、质检设备等。
解决方案:
汽车内外饰包括:
· 车身主体:指车身结构件及覆盖件的焊接总成,包括前翼子板、车门、发动机罩和行李舱在内的未涂漆的设陈,形成车身的密封刚性结构
· 外装件:指车身外部具有对车身起保护或装饰作用的部件以及具有独立功能的车身附件。主要有:前后保险杠、车身防撞装饰条、散热器面罩、外饰件、玻璃、车门机构及附件、密封条和车外后视镜等;
· 内装件:指车身室内对人体起保护作用或器装饰作用的不见,以及具有独立功能的车身附件。主要有:仪表板、座椅、安全带、车门、车顶、地板及侧壁的内饰、遮阳板、扶手、车内后视镜等;
· 电气附件:主要包括刮雨器、洗涤器、空调装饰、收放机、仪表、开关、前灯、尾灯和各种指示照明灯等。
· 注塑数据采集
注塑分为高压注塑、低压注塑、反应注塑(RIM)和 气辅注塑;
注塑信息化建设中实现信息链路管理,通过PLC进行设备数据采集,实时统计汇总生产信息;
根据生产工艺进行工艺建模,实现计划、产品、浇筑枪、化工料信息过程管控。
· 生产计划及模具管理
通过生产工单管理,实现客户订单、工单排程、设备产能、人工、物流拉动等环节平台化管控;
通过APS 高级排产,合理释放生产计划、工装模具依据计划及时更换及预警;
化工料配料房管理、注塑件熟化管理,精准投料及FIFO批次管控。
· 柔性制造打造智慧工厂
集数字控制系统、信息控制系统和物料储运等系统高度集成;
根据加工对象进行自动化转换;
根据产品生产的过程、工艺,选择合理的加工设备、工具和智慧物流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
通过智能平台对机械设备进行分级控制;
通过建模和平台分析,对相似加工工艺合理安排数控设备等进行批量集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